說到同居,女人常常認為那是愛的升華、婚前的美好一步,男人則會從戀愛成本、生理需求的角度做出這種決定。男女思維的不同注定了結局的無奈,《每日郵報》記者莉迪亞·斯萊特認為,通過同居來提高自己的結婚成功率,顯然不是明智之舉。
在英國,同居男女已從2001年的210萬人猛增至今日的290萬人;80%的新新人類會在正式結婚前選擇同居,試婚一段時間。
同居為何成為潮流?原因很簡單。首先,共享彼此的財產有助於緩解經濟壓力——現在是經濟危機時代,有幾個吊絲能單獨承擔得起抵押貨款與各種賬單?此外,同居能檢驗戀情的親密程度——你能否忍受伴侶清早臭烘烘的嘴巴、隱私與家醜呢?同居一段時間便可知曉。2001年,美國搞了個調查,約三分之二的年輕人認為婚前同居能夠避免日後離異。
即便如此,心理學家們依然有不同見解。不少研究亦表明婚前同居的年輕人在結婚後反而更易離婚。
此外,不少男女紛紛抱怨婚前同居使得婚後的滿足感大大下降。到底問題出在哪兒呢?
心理學家認為這與男女雙方婚前同居的動機不同有關。“女性答應同居,是因為她們覺得同居生活會結出婚姻的碩果。女性盼望有位男士能向自己求婚,能把戒指戴在自己的手指上,能向自己說出‘我會保護你,照顧你’之類的甜言蜜語。”臨床心理學家海倫·南丁格爾博士說道。
但對男人來講,他們常常搞不清自己是否願意結婚,未婚同居就成了推脫結婚承諾的最好手段。而且,出於戀愛成本和生理需要的考慮,他們也願意同居。到了最後,出於“習慣成自然”的惰性,再加上同居帶來的大小麻煩不比已婚夫婦少多少,男方終於同意結婚。《家庭心理學期刊》做了一項調查研究,發現訂婚前同居的男女有20%會成為分飛燕,走上離婚的道路;而訂婚後才同居的男女離婚率只有12%;若正式結婚前不同居的話,離婚率只有10%。
人結了婚,期盼也會有所增加;婚姻生活就像放大鏡,將原有的裂痕無限放大。同樣的缺陷毛病,若是同居伴侶的話我們或許還能接受,但若關系升級為恩愛夫妻的話我們可能會無法容忍。
No Comments